女籃“偷笑門”,隊員淚目,她笑顏如花,球迷怒斥無良行為!
十六年前,中國男籃在天津亞錦賽的舞臺上遭遇了挫折,丟掉了冠軍的頭銜,而在領獎臺上的“偷笑門”事件更是引發(fā)了廣泛的爭議。朱芳雨、杜鋒和孫蛻三位隊員因此受到了許多批評,指責他們缺乏應有的謙遜與愛國情懷。然而,不久前的女籃亞洲杯同樣遭遇了類似的一幕。
盡管中國女籃在小組賽中表現(xiàn)出色,全勝晉級半決賽,但在半決賽中卻遺憾地敗給了身材并不高大的日本隊,未能進入決賽,最終僅獲得第三名。對于這一結果,隊員們心有不甘,尤其是輸給日本隊更是讓許多隊員難以接受。特別是那兩名首發(fā)隊員在比賽中的表現(xiàn)引人注目,其中一人全場得分為零,僅有兩次助攻;另一人雖然有所得分,但也僅僅得到兩分和兩個籃板。
在領獎臺上,大部分隊員的臉上寫滿了失望和難過,老隊員們可能深知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(zhàn),因此情緒尤為低落。楊力維、王思雨和黃思靜等人的眼中都充滿了淚水。然而,就在這悲傷的氛圍中,一名隊員的舉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。
她就是張茹,一個身材高大的隊員,卻在領獎臺上表現(xiàn)得異常輕松。她搭著黃思靜和楊舒予的肩膀,笑得十分開心,仿佛她們贏得了冠軍一般。她的笑容在如此失落的場合顯得格外突兀,讓人不禁想問她為何能如此輕松地面對這一切。她在亞洲杯上的表現(xiàn)堪稱糟糕,得分和籃板數據都遠不如其他隊員,甚至在半決賽中只得到了可憐的0分和2個籃板。
在五場比賽中,張茹的場均得分僅為5.2分,籃板也只有2.8個。然而,她在領獎臺上的笑容卻如此燦爛,甚至可以見到八顆牙齒。這一舉動引起了球迷們的強烈不滿。他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張茹的不滿,批評她沒有得分能力,只知道防守。還有人指責她在如此失落的時刻仍然嬉笑,與其他隊員的悲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對于張茹的表現(xiàn),有人認為她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和使命感,這種無心無肺的態(tài)度不應該繼續(xù)存在于國家隊中。他們認為,這種態(tài)度對于整個團隊來說是極其不利的。然而,我們也需要理解到,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的情緒處理方式和態(tài)度。雖然她的表現(xiàn)引發(fā)了爭議,但我們仍然需要給予她尊重和理解。畢竟,無論是在成功還是失敗的時候,每個人都有權以自己的方式面對。無論如何,中國女籃在亞洲杯上的表現(xiàn)已經證明了她們的實力和拼搏精神,我們期待她們在未來的比賽中能夠再次展現(xiàn)出更好的自己。